對聯,是寫在紙、布上或刻在竹子、木頭、柱子上的對他語句,言簡意深,對仗工整,平仄協調,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。其一般構思巧妙,形式多樣,既可抒情寫意、繪景敘事,也可賀喜、慶功或題于亭榭樓臺、廟宇碑祠、客廳書齋。對聯是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體形式,是集書法、文學等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。
對聯又稱對聯、對偶、門對、春貼、春聯、對子、桃符等,是一種對偶文學,起源于桃符。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,一般不需要押韻(律詩中的對聯才需要押韻)。對聯大致可分為詩對聯和散文對聯。對聯格式嚴格,大小詞類相對。傳統對聯形式相通,內容相連,聲調協調,對仗嚴謹。
對聯具有鮮明的階級和時代特征,其內容往往有很強的針對性,什么時候使用什么樣的對聯基本是一定的。同時由于對聯本身含有美的屬性,所以人們也可將其作為藝術品來欣賞和回味。
桃符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,用桃木板分別寫上“神茶”和“郁壘”二神的名字,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像,懸掛、嵌綴或者張貼于門首,意在祈福滅禍。這就是最早的桃符。據說桃木有壓邪驅鬼的作用。